好書分享-尺碼謊言

by kelly

簡單來說,這本就是diss目前所有減肥方法的書XD~認真看完應該可以省至少10萬元以上吧(這是個人至少在減重領域上打水漂的費用)~

作者是公共衛生博士,後續成為一個健康資訊記者,蒐集並整理人類目前以來嘗試過的瘦身方法,然後一一拆解這些宣傳、說明為何這個減肥方法無效。最後總結能維持良好體態的心得,與我身為營養師10多年來摸索出的心得,重合性非常高…(早10年看到這本書,是不是可以更省時間呢…淚)

我嘗試用最精練的文字來整合:

第一是對身材不要有「不正常」的目標,那些被”創造”出來的目標,不是符合每個人。若你的目標是健康,那只要減少5-10%體重,都可以降低你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…等代謝疾病的風險。

第二是任何已知的”特定”減肥方法,都沒有”長期”的效果*,包含目前認為的熱量理論。熱量是存在的,創造熱量缺口可讓體重降低,這也是事實,但熱量最大的缺點是:自身的消耗是不準確、加上攝取的熱量也是不準確的,這一進一出的誤差,會讓你覺得事情並不如你預期。
但在營養師來看,這還算是小問題~畢竟我們在努力學習的就是怎麼算到最接近的熱量值,但我認同計算熱量是無法持續的,是因為:
1.永遠一直計算熱量=永遠的數字地獄?…請試想,有多少人是每天逐筆記帳,並且每天結算?
2.熱量只能估算,若非受過長期訓練,會出現有一派人自然傾向以吃包裝食品為主,而非吃天然食物 (這是我觀察到的真實狀況!),因為包裝上會告訴你熱量跟三大營養素。這其實很本末倒置,我們是為了衡量天然食物提供的營養,才用熱量當作衡量,結果卻成為放棄天然食物的原因?
3.熱量無法代表飽足感,如果有用過熱量計算減肥、甚至喝過代餐的話,你一定可以體會這句話的意思。

至於其他效果曖昧不明的:單一飲食法、保健食品、時間限制的飲食、減肥藥物,都被一一拆解失敗的原因~其中對於保健品的部分我真是不能認同更多!
身為5年以上保健品開發的人,自己也嘗試過非常多宣稱瘦身減重的保健品,有沒有小綠人的都試過,也吃過合法減肥藥,效果有限且不持久…所以很能認同作者說的,這些都非長久之計。

其中特別講講運動。

如果世界上有一種藥物,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、中風、癌症、糖尿病、失智、憂鬱症、感冒、骨質疏鬆、還可以提升睡眠、增加活力、甚至提升性生活品質,大家都會想搶著吧!

運動就是可以達到以上這些效果,但其中並不包含:減重。最重要的是,運動的重要是要融入生活裡,他應該是生活開心的來源之一。如果你家有小孩或毛小孩,他們放出去狂奔亂竄的時候,絕對不是苦著臉吧? 而是嗨翻了!動物的本能本來就包含活動,是被社會馴化、榨乾精力的我們忘記了奔跑的快樂,也並不需要太過激烈的活動才足以維持健康,只要持續保持運動的習慣就好。

第三部分,怎麼做?

我覺得這是正確解答如此難推行的原因,因為只有「原則」,而沒有固定「做法」。

在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》(U.S. News & World Report)中1,每年都會邀請多位營養學家、醫師、流行病學家,針對世界上的各種飲食計畫進行評比,票選出年度最佳飲食法,而「地中海飲食法」已經連續六年蟬聯整體最佳飲食法的冠軍寶座,但卻寡為人知;而間歇性斷食才第11名,卻盛行多年。
原因就是間歇性斷食的”規則”非常簡單明瞭,168、204、或5/2,讓人覺得我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可以達到目標,而地中海飲食有5-8種「原則」,逐一解釋、還要能記憶,自然接受度會下降一點。

但免費是最貴的。

這些簡單速成的方法,要走非常多彎路,最後你還是得回頭打基礎。雖然經驗也沒什麼不好 (人們對於失敗通常羞於啟齒,但減重失敗卻像是勳章、樂於細數自己到底失敗過多少次-by個人觀察XD),但如果想少花些心力走彎路的話,穩紮穩打的基礎是不可避免的道路。

  1. 清楚自己想要的目標,並確定其合理
    如果你目標是健康,其實適當體重、每年健檢追蹤,並不是很難達成的目標,在生活中並不需要太努力。如果是想要身材勻稱,減去脂肪並輔以運動、以利雕塑曲線是必須的。
  2. 檢視自己飲食現況、學習基礎知識
    紀錄飲食絕對是開始,就跟理財要先學會記帳一樣。光問昨天早餐吃什麼都不太確定,哪能記得上一整週的飲食有哪些。另外針對小零食、飲品也要記得紀錄。建議記錄一週為佳,要包含工作日跟非工作日的不同種生活型態。 當你的行為被確實記錄下來後,再開始回頭審視,從”種類”、”頻率”先開始,至少要認得食物分哪六大類,然後自己看一下六種類別是不是都很均衡的吃到、以及原型食物跟加工食品的頻率(就是一週吃幾次);接下來再進步一點,就是學會六大類的「每一份」的定義、以及評估,這個比較困難,但學會以後適用終身~簡單版是類似哈佛餐盤或211餐盤的概念。若目標更高級(例如有運動目標或比賽目標),那勢必要將份數算到”公克”才能更精準。 核心是「用你自己的飲食當作基底,去進化這個版本,而不是去吃一個別人的人生」
  3. 運動、睡眠跟壓力管理
    保持高活動量的生活已被證實有助於”維持”體重(嗯,不是減重喔);睡眠不足容易吃的更多,壓力也是影響身體代謝的重要因素之一,這些都是跟生活型態相關的因子。
  4. 持續記錄、組隊打怪
    持續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,如果是減重初期並不建議太頻繁量體重體脂等數值,可以拉長一些時間,3-7天量一次就好;但瘦下來後的維持期,反而比較建議常常測量,觀測自己的變化。 另外群體的力量也會讓人更有動力維持飲食跟運動。

本來想簡短的心得就好…沒想到不知不覺還是打了很多,認真建議所有在「肥海」沉浮的人,都去看這本書,可以擺脫很多商業的不實期待~省下心力跟金錢。 最重要的是,深掘自己的真實目標:是想要健康、還是窈窕身材,甚至背後關鍵並不是身材,而是自己可以變成美麗又有自信的樣子
在我做減重諮詢的初期,很專注在push客人減重、減體脂、盯他們的飲食,但當他們達標後,雖然有開心、但也很多客人反應說:這個體重還沒達成我想要的身材,是不是應該繼續瘦? 或是他積壓忍耐後爆發,暴吃又復胖甚至更胖。
現在我更在意學員的瘦身目的、並盡量引導,飲食中也不喜歡恐嚇說什麼東西不能吃,會盡量說「什麼都可以吃」,但這句不代表暴飲暴食不會胖,相信這道理很容易懂。
分享我的軸心信念「用你自己的飲食當作基底,去進化這個版本」,所以有人適合168、有人就不適合;有冰箱跟沒冰箱的人,能準備的東西也不一樣…等等。

祝大家都能盡快找到自己的「飲食自由」吧!

.

.

*減肥是否成功,除了是否能減去體重,也要包含1-3年的復胖率

1 [2023年最佳飲食 |新聞中心 |美國新聞

(以上內容如果書中沒有提到,那就是我工作經驗中,自己累積的分享喔~)

Leave a Comment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